過濾器檢漏的方法
準確檢測過濾器的質量,以避免過濾器泄漏,影響生產(chan) 。通過檢測過濾器的泄漏量,發現過濾器及其安裝的缺陷,如濾材中的小針孔、連接密封部位的縫隙等,以便及時采取補救措施。
1、DOP法--過濾器檢漏
源於(yu) 美國,曾在通行。
試驗塵源為(wei) 0.3μm單分散相DOP(鄰苯二甲酸二辛脂,一種塑料工業(ye) 常用增塑劑)液滴。 “量"為(wei) 含DOP空氣的渾濁程度。測量粉塵的儀(yi) 器為(wei) 光度計(photometer)。以氣樣的濁度差別來判過濾器對DOP顆粒的過濾效率。
對DOP液體(ti) 加熱成蒸汽,蒸汽在特條件下冷凝成0.3μm左右的微小液滴,霧狀DOP進入風道。測量過濾器前後氣樣的濁度,並由此判斷過濾器對0.3μm粉塵的過濾效率。
DOP法已經有50多年的曆史,這種方法曾經是上測量過濾器常用的方法。早期,人們(men) 認為(wei) 過濾器對0.3μm的粉塵難過濾,因此規使用0.3μm粉塵測量過濾器。
DOP中含苯環,人們(men) 懷疑它致癌,因此許多實驗室改用性能類似但不含苯環的替代物,如DOS,但試驗方法仍稱為(wei) “DOP法"。
測量過濾器的DOP法也稱“熱DOP法"。與(yu) 此對應的“冷DOP"是指噴管用壓縮空氣在DOP液體(ti) 中鼓氣泡,飛濺產(chan) 生霧態人工塵。
相關(guan) 標準:美國準MIL-STD-282。
2、油霧法 Oil Mist --過濾器檢漏
原西德,原蘇聯,和中國采用過該方法。
塵源為(wei) 油霧。“量"為(wei) 含油霧空氣的濁度。儀(yi) 器為(wei) 濁度計。以氣樣的濁度差別來判過濾器對油霧顆粒的過濾效率。
油霧法在德國本土已經成為(wei) 曆史。中國僅(jin) 有少量單位依然使用油霧法,因為(wei) 原蘇聯幫中國搞過濾器時使用的是油霧法。
相關(guan) 標準:我國有GB6165-85。